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连日来,桥头镇全镇上下齐心协力、部门联动,按照“六小六大”工作思路,细化管理,精准施策,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小网格,大数据。充分发挥基层治理网格化优势,实行疫情防控“1+9+86”网格化管理,即1个镇疫情防控指挥部,9个村大网格,86个自然村庄小网格,建立“四包一”联系机制,26名镇干部、58名村干部、20名村医、112名党员志愿者对辖区8820户居民分组联系,包保到户,做到人在网中走,事在网中做,一人有问题,全网都响应。组织网格化责任人逐户上门进行摸排和宣传,每天按时报送网格内的疫情监测数据,镇疫情防控指挥部根据收集到的数据汇总、筛选、分析、研判。
小喇叭,大作用。当前,周边蚌埠、凤阳新增病例较多,作为临近乡镇,桥头镇严格控制人员流动,加大宣传力度,要求各村在进行应急广播宣传疫情时,突破传统官方的防控知识播报,结合实际情况,由村书记直接喊话,通过接地气式的方言、贴民心式的白话,将各项政策公告一杆子插到基层,将防控知识传至寻常百姓耳中,使疫情防控知识和政策通俗易懂、地气满满。桥头镇新建村党总支书记赵德中,他每天通过大喇叭用接地气的“桥头方言”向群众“硬核”喊话,反复劝导居民少出门、少聚集、戴口罩,语气不乏强硬,却受到了群众的认可欢迎。
小平台,大作为。桥头镇充分利用微信、抖音、微博等线上平台宣传优势,及时发布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通告、《致广大居民的一封信》等最新通知,让群众认清疫情的严峻态势,了解防疫知识。把握舆论导向,引导大家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坚定信心,共同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彭德丽是桥头镇的一名党员,同时也是一位具有专业资质的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已通过电话、微信视频的线上方式为武汉返乡人员和群众提供19次免费心理咨询,增强群众战疫信心。
小袖章,大担当。疫情暴发后桥头镇迅速成立9支党员先锋队伍,组织在家有活动能力的221名党员参与9个村86个自然村庄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并根据个人特点设置具体岗位,做好疫情宣传、人员摸排、卡点防控、场所消毒、重点人员看护等具体工作。221名党员志愿者闻令而动,人人肩上有责任,个个心中有目标,每天工作不间断,有内涵,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当先锋、作表率、亮身份,带头冲在第一线。
小卡口,大引导。根据“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工作要求,桥头镇实行村组封闭式管理,共设立监测卡口15处,组织120余名党员干部、志愿者24小时值守,对来往车辆、行人实行“一拦、二查、三测、四问、五处置”的五步管控法,实行严格的交通管制,对蚌埠、凤阳等外来车辆一律劝返,做到不漏一车、不漏一人。截止目前,共进行车辆登记920辆,劝返外地车辆267辆,测量体温3886人次。
小卡片,大关怀。统一制作防疫明白卡,根据疫情网格化管理责任片区填写联系村镇干部、村干部、包片村医和党员志愿者姓名、联系方式,防疫知识以及对群众的相关要求,安排网格化责任人对辖区内8820户居民逐户上门张贴,方便群众第一时间联系,让群众感到安心和放心,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要点更明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