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潘村镇坚持把农村党员管理工作作为组织工作的重中之重,全方面抓牢农村党员“选育管”三环节,着力构筑农村党组织规范化工作体系,促进基层党建工作提质增效。
下好选优先手棋,把牢党员发展关卡。潘村镇党委始终坚持优中选优原则发展党员,突出政治标准,严格程序,采取审查入党申请书、谈心谈话、跟踪培养等方式对入党动机、政治素质、现实表现、培养环节等进行深入考察。注重从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和知识结构等多方面综合开展考察,着重解决农村党员老龄化、女性比例低、创业致富能力弱等问题,进一步优化农村党员队伍。2023年以来,潘村镇重点聚焦退役军人、返乡创业人士、返乡高校毕业生和本土致富带头人等四类群体,结合本人入党意愿,摸排优秀青年人才57人,在实践中考察培养,为农村党员发展注入新鲜活力。
下好教育关键棋,筑牢党员思想堤坝。潘村镇不断加大党员思想教育力度,活用安徽先锋远教平台、安徽先锋有声书等教育载体,将电教远教“固定学习日”与“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以及政治理论学习相结合,充分激发党员学习热情。同时,针对老党员开展上门送学活动,组织党员志愿者结合“大走访、大调研”,走进老党员家中“一对多”送去关怀,持续推进理论学习走深走实,强化农村党员使命感和凝聚力。今年以来,共召开组织工作会议6次,各农村党组织开展集中学习84次,发放主题教育学习读本1840余册,为流动党员邮寄书籍83册。
下好管理保障棋,搭牢党员管理桥梁。牢牢抓住党组织书记这一关键少数,潘村镇党委为4个党总支配备第一书记,全面发挥农村党组织对农村工作的引领作用。严格制定《潘村镇村(社区)绩效考核方案》,每月由组织室、办公室、纪检室组成督查考核组,对各村(社区)开展考核测评并通报结果,激励督促党员干部带头干事创业。鼓励农村党员在乡村振兴、经济发展、公共事务等重点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员使命感、责任感。同时,选派14名联络员与713名流动党员建立沟通联系,通过微信群、电话等方式,及时掌握流动党员在外工作表现和思想动态,切实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增强流动党员归属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