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明光市紧紧围绕平台建设规范化、资源供给精品化、学习培训常态化,持续提升党员教育工作质效,着力锻造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党员队伍。
坚持“严”字当头,推进平台建设规范化,激活党员教育“动力源”。统筹推进实体阵地和线上平台建设,着力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备、互联互通的党员教育平台矩阵。夯实实体阵地。规范全市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完善功能布局,优化服务事项,着力把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成为政治引领、为民服务、基层治理的主阵地。依托市内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整合提升嘉山县抗日民主政府纪念馆、三界严集革命烈士陵园等红色资源,打造红色教育基地,让党员在家门口就能接受红色教育。建强线上平台。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内容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强远教站点规范化建设,定期对站点设备进行维护更新,确保站点运行正常。同时,积极探索“互联网+党员教育”模式,利用明光先锋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开设党员教育专栏,定期推送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实用技术等学习内容,让党员随时随地都能接受教育。强化平台管理。建立健全党员教育平台管理制度,明确平台管理责任,加强平台内容“三审制”,确保平台运行安全、规范、有序。依托组工干部培训班、组工干部上讲台等契机,加强对平台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为党员教育提供有力保障。
坚持“优”字为要,推进资源供给精品化,打造党员教育“营养餐”。坚持把提高党员教育资源质量作为加强党员教育的关键环节,为党员提供丰富多样、优质高效的教育资源。突出需求导向。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广泛征求党员对教育内容的意见建议,了解党员的学习需求和关注点,有针对性地确定教育内容,增强党员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整合优质资源。整理党校、高校、科研机构等优质教学资源,建立市级“皖东先锋讲师库”,邀请专家学者、领导干部、先进模范等担任兼职教师,为党员授课讲学。同时,充分挖掘市内乡土文化、产业发展等特色资源,串联形成“红色支部建设线”“金色产业发展线”“绿色江淮风景线”“蓝色信用生态线”“橙色服务示范线”5条教学路线,不断丰富党员教育内容。打造精品课程。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重点内容,组织力量精心打造《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专题辅导》《艾草、绿豆栽培技术》等一批政治理论类、实用技术类、党性教育类精品课程。采取“课堂教学+现场教学+实践锻炼”的方式,将精品课程送到基层一线,让党员在学中干、在干中学。
坚持“实”字着力,推进学习培训常态化,筑牢党员教育“压舱石”。坚持把常态化开展党员学习培训作为加强党员教育的重要举措,确保党员学习培训全覆盖、常态化。突出分类培训。根据不同领域、不同层次党员的特点和需求,制定差异化培训计划,分类开展培训。对农村党员,重点加强党的农村政策、乡村振兴、实用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对城市社区党员,重点加强城市基层治理、服务群众等方面的培训;对机关党员,重点加强政治理论、业务能力等方面的培训;对“两新”组织党员,重点加强党的方针政策、党建工作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创新培训方式。坚持集中培训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线上培训与线下培训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灵活运用专题讲座、研讨交流、现场观摩、案例教学等方式,增强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网络直播、在线学习等,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让党员随时随地都能参加培训。强化培训管理。建立健全党员学习培训管理制度,加强对培训过程的管理和监督,严格培训考勤、考核,确保培训质量。将党员参加学习培训情况纳入民主评议党员和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激励党员积极参加学习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