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联盟首页 | 共产党员网

乡镇级分站: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组工动态 > 组工动态

明光市:建强“三链”赋能党员教育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2-09-05 18:44:55 信息来源:市委组织部 作者:纪启芳 徐成祥 浏览:2233 次
【字体大小:

 

20220921184559185_kwtwsMNE.jpg

近年来,明光市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抓紧抓实党员教育工作,通过保障内容“供应链”、拓宽宣传“载体链”、延伸品牌“价值链”,强化学用结合,调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学习热情,为党员教育提质增效。

立足“聚人气”,拓宽党员教育“载体链”。一是筑牢基础载体。实施远程教育站点“提档升级”,整合全市150多个红色驿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点等阵地资源,将远教站点延伸至村民小组,打造了党员加油站、红色影院等站点特色。依托全市17个党员远教学用示范基地,创设“流动党校”“田间课堂”等实境课堂,不断延伸党员教育的“触角”,打通党员教育“最后一公里”。二是建强线上载体。探索“互联网+党建”立体化宣传新模式,将党员教育与新媒体、新技术深度融合,打造明光先锋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等开放式、互动式的党建视频宣传平台,构建“明光先锋”新媒体矩阵,畅通“线上”宣讲渠道,让党员干部学习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用“小课堂”提振“大党性”。三是打造特色载体。结合本土特色资源,选取具有理论基础和宣讲能力的退伍老兵和老党员作为主讲人,以实例、实景为上课载体,打造“老墙根”下传思想、飞燕宣讲团、小板凳宣讲等党员教育特色品牌,抓住身边的先进典型,通过身边人身边事激励身边人做好身边事,让受众想看、爱看、看得进去。

聚焦“接地气”,保障教育内容“供应链”。一是打造一个资源齐备的教学库。积极打造党员教育师资库,吸纳47名既有理论功底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县处级领导干部,市直部门、乡镇(街道)党政班子成员进入师资库。以市委党校为中心,挂牌市委党校乡村振兴分校,分类建设12个农村党员干部实训基地和党员教育培训基地,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层党员干部政治能力提升等专题轮训。二是建设一批具有特色的基层党校。充分整合村级活动场所、党群服务中心、文化服务中心等阵地,按照“六有”(有组织机构、有场地设施、有师资队伍、有培训计划、有管理制度、有经费保障)标准建成17家乡镇(街道)党校。采取农村党员干部分级培训的方式,各乡镇(街道)党政班子成员轮流到各联系村带学,各村依托党员活动室组织党员学习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等,不断提高农村党员理论水平。三是开发一些内容丰富的培训线路。明光市紧扣“传承红色、打造特色、擦亮底色”三要素,重点打造嘉山县抗日民主政府纪念馆—严集烈士陵园—三界镇军旅小镇红色教学路线及苏巷陆郢-安徽三棵树涂料有限公司-安徽金桥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乡村振兴现场教学2条精品线,不断夯实党员信仰之基,丰富党员教育培训形式。

注重“冒热气”,延伸党建品牌“服务链”。一是一线送学,服务党员有温度。定期开展“党员志愿者送学送温暖”主题活动,用唠家常、听“小音箱”等方式,向2400余名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党员传递党的声音、送去组织问候。针对在外务工的流动党员,打造“鸿雁寄四书”、红色随身听等党建服务品牌,即寄送学习资料,分层分类推送学习音频二维码等,确保流动党员学习不“掉队”。二是立足需求,党员参与有广度。采用学员“点单”、组织“上菜”的方式,收集汇总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群众实际需求,让党员教育既有理论高度、又有泥土温度。召集农技专家、党员致富能手、乡土人才等,组建“田间技术服务队”和“乡土专家服务队”,深入17个乡镇街道135个行政村,举办科技讲座、播放农业技术电教片等活动,面对面传授农村党员和群众需要的实用技术,切实满足党员群众个性化、多样化需求。三是靶向提升,学习教育有深度。坚持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突出党员教育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在全域搭建“组工沙龙”“周末大讲堂”“青年沙龙”“抱团科普”等一系列学习平台,指导各乡镇(街道)开设“青年微讲堂”“岗位大练兵”等学习载体,打造“小而精、短平快”的专业知识培训载体,形成“碎片化”“常态化”干部教育新模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