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明光市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切入点,全覆盖建立小区党支部,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力、凝聚力和服务力,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小切口”,开展“党建促治理 党员见行动”工作,推动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将红色力量融入基层治理“网格”,让小区党支部成为团结动员群众、推进改革发展的坚强堡垒。
阵地“下沉” 让支部建设在小区
“作为退休老党员,小区情况我都熟悉,哪家有什么需求‘门清’,我一定把咱们党支部带领好,把小区建设好!”李家豹是家住安置房桂花苑北区的退休老党员,成立小区党支部和物业管理公司时,他义不容辞挑起担子,成为小区党支部书记和物业公司项目经理,带头协调了不少矛盾。
明光市坚持党建引领,采取社区工作者“兼任一批”、小区优秀党员“推选一批”、退休老干部“派驻一批”的方式,选优配齐小区党支部书记,安排具有党员身份的社区工作者兼任小区党支部副书记或委员,做好与社区党组织的日常衔接和沟通工作,并成立物业行业党委、物业公司党支部,选派党建指导员2名,将“红色物业”管理融入小区治理,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引领作用。
目前,明光市共成立小区党支部144个,同步建立了社区党总支、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共同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商议小区建设重大问题,协调解决各类矛盾,引导并参与业委会的筹备或换届工作,对业委会候选人、业委会议事规则、物业服务企业选聘等具体事项提出意见、把握方向。
此外,明光市积极打造小区党支部服务阵地,盘活部分社区用房、物业用房等资源,打造集社情民意收集、居民自治议事、邻里矛盾调解、文化活动开展等功能于一体的小区党群服务站(党群驿站)29个,设置党建宣传展板、党建文化墙,提供共享雨伞、无偿充电等“一站式”“立体式”服务项目,服务群众2.8万余人次,将党组织“引领力”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内生力”。
网格“下沉” 让党员管理在小区
明光市构建“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架构,将居民党员、退休党员、流动党员、在职党员纳入架构,织密城市基层治理的“红色网格”,让党的工作覆盖到小区的每个角落。目前,已组建楼栋党小组397个,授牌第一批党员中心户289个。
“我不仅是一名党员,也是咱们小区的楼栋党小组组长,更是党员中心户,我愿意贡献自己的力量服务居民,也会接受群众的监督!”明光市财政局工作人员孙修钻说。明光市将全市在职党员纳入功能型楼栋党小组,注重沟通交流、激励保障、示范引领一体推进,以楼栋单元为单位“把身份亮出来,把责任扛起来”。
建立在职党员联户包保台账,每人联系10户左右居民,根据单位职能和党员专长,设立政策宣传、医疗服务、矛盾调解等8类岗位,让在职党员成为小区的信息员、宣传员、调解员、文明引导员,并自觉接受居民监督,形成“民有所呼、我有所为”的良好局面,不断丰富党员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载体。
截至目前,全市68家机关企事业单位3689名在职党员干部前往居住地社区报到并开展服务,通过面对面交谈、电话交流等形式收集居民意见建议740余条,由16个社区大党委转交相关单位办理,定期回访居民跟踪问效,打造“报到接收—接单到岗—精准服务—评价反馈—结果应用”的全过程管理闭环。
下一步,明光市将持续探索小区党支部党员“红色积分”管理,量化项目活动成效,设立动态“积分榜单”,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站)开设线下“积分兑换超市”,确定积分兑换权益,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同时,让党员更有“归属感”。
工作“下沉” 让党员服务在小区
明光市将党员志愿服务作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重要延伸与补充,聚焦群众需求,以“小马扎”“老墙根”“灰喜鹊”党建品牌为抓手,开展以“志愿式、专长式、结对式、点单式、组队式、网络式”为主要内容的党员“六项服务”活动,着眼基层治理重点难点堵点,认真听取群众诉求并建立“需求清单”,用实际行动帮助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群众“满足”变“满意”。
“我晚八点下班,回来后实在找不到停车位,希望能协调解决!”家住锦江华府小区的王先生在“微心愿”留言板上写下了自己的诉求。住在同一小区的市住建局党员姚光晓看到后第一时间认领上报:“不只是这一个小区,停车难是居民反映的普遍问题,必须解决好。”
清单认领后,市住建局高度重视,结合单位职能,统筹城投公司,利用老城区9个闲置零星地块、背街小巷施划停车位453个,挖掘闲置用地、拆迁用地等建设公共停车场2个,新增公共停车泊位360个,缓解了全市61家小区停车难题。
近年来,明光市依托“微心愿”留言板、“明物优”微信反映平台和物业管理监督公示牌收集小区居民“需求清单”,以“双报到双服务”活动为抓手,以“活动共联、难题共解、发展共赢”为路径,打破属地与驻区单位、社区与在职党员间的“信息壁垒”,推动资源联享、难题联解,为小区治理赋能增效。结合“主题党日”“春风行动”等活动,以入户走访、志愿服务、“红色议事会”等形式,开展政策宣传、文明创建等服务活动2900余次,协调解决小区居民反映的基础设施改造、就医困难等诉求1454个。
监督“下沉” 让党员评价在小区
“住在老嘉中宿舍小区的党员姚忠诚已经连续3年被社区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他的表现大家有目共睹,不论是矛盾调处还是政策宣传,可以说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黄郢社区党组织书记焦锎人说。明光街道黄郢社区聘请离退休老干部、共建单位党员和街道包保领导等3人担任支部观察员,经常性参与小区党支部组织生活,动态观察小区党支部中心工作,做到定期反馈、有效推行的同时推选出积极参与服务群众的居民党员,为社区党组织年度民主评议党员提供依据,在促进党员履职尽责的同时推动了小区治理提升。
此外,明光市梳理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社会公德等5个方面17项具体问题清单下发各社区,打通社区党组织监督意见反馈渠道。对社区上报的在职党员表现情况系统归集,由市委组织部根据干部管理权限,组织开展调查核实,对属于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及时谈话提醒、函询或批评教育。
明光市健全社区监督成果运用机制,结合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工作,对拟提拔、晋升和进一步使用人选在上会研究前书面征求干部所在社区党组织意见,将社区党组织作为本区域干部“八小时之外”监督主体,做深做实基层监督。2024年,通过延伸社区监督触角,提拔重用科级干部73人,征求社区意见260余人次,让小区成为监督党员干部的“第二阵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